若想一窥贵州茅台镇全貌,没有比赤水河对岸更合适的地方了。提起赤水河左岸,可能会有人想起郎酒集团和郎酒庄园,但少有人了解它所在地方——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更少有人知道古蔺县还有一个与茅台镇一衣带水、相伴而生的茅溪镇。
茅溪人开玩笑时常自嘲:别看只有一河之隔,一边像“欧洲”,一边像“非洲”。每天远望茅台的茅溪人,对于打造赤水河左岸酱酒产区也有着自己的“远望”。7月21日至27日,四川古蔺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组织主办的“赤水河左岸中国酱酒之乡(茅溪组团)科学考察活动”圆满收官,由国内多位专家组成的科学考察团对茅溪镇的生态气候、地理地貌、水文水质、产业生态进行了全面考察,为茅溪镇的“远望”给出了更清晰的发展蓝图。
赤水河左岸的好酒密码
赤水河畔出好酒早已广为人知,茅台镇有句俗语:离开茅台镇就酿不出茅台酒。位于赤水河左岸、古蔺县东部的茅溪镇,也是酱酒文化源头之一,国酒大师郑义兴就出生于茅溪镇(原水口乡)。茅溪镇也是优质酱酒产地,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本次科学考察团的目的之一,就是解开优质酱酒的密码。
深循环地下水研究专家,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建生表示,赤水河地处断裂带,表面看是河水,实际上部分水源来自青藏高原的冰川融水。在赤水河中段,冰川融水经过深循环,以上升泉的形式涌入河流,富含矿物质,特别是硫、锶等元素含量高。他曾经对多家知名酒厂的酿造用水进行检测,硫元素均含量较高,这可能是酿造美酒的密码。
中国南北过渡带综合科学考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百平认为,茅溪镇群山环抱的地理特征,形成了适宜酿造酱酒的小盆地气候。由于四面环山的屏障,小盆地内静风频率更高、风速更小,与外界的物质交换作用有限,有利于酿酒微生物的沉降和聚集。此外,与其他香型白酒工艺相比,酱酒的生产要求更高的环境温度。小盆地气候好似天然蒸锅,让微生物能通过复杂的代谢途径将淀粉、蛋白质、脂肪和其他微量元素等转化为乙醇和丰富的呈香呈味物质。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大气科学与地球物理科普人钱维宏提出,好酒的诞生在地理上通常与河流臂弯和底层相关。即河流弯曲或交汇形成的“臂弯”处,通常会沉淀更多的泥沙和矿物质,更利于形成动植物和人类生息的土壤、作物、优质水源等,进而成为酿酒的天选之地。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大气科学与地球物理科普人钱维宏表示,酿造的机理,本质上是“碰撞”。宏观上,是季风气流的交汇碰撞,产生了上升运动和降水,为微生物活动创造了条件。微观上,无论是人工踩曲还是下沙,其核心在于创造粒子碰撞的高能量密度,激发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古蔺酱酒产区的长远规划
7月26日,为期5天的古蔺产区(茅溪组团)综合考察调研结束后,专家组与古蔺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于古蔺经开区召开专项座谈会。现场专家组给出了初步考察意见:古蔺产区(茅溪组团),沿赤水河左岸49公里长的黄金河岸线建造,地处云贵高原北部峡谷地带、赤水河臂弯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河谷影响下形成特色河谷小气候,产区内高温、高湿的水热组合为酱香型白酒的生产提供独特的酿造环境和微生物种群;特有的紫红土层含有酱酒酿造关键的矿物质元素;自然和次生植被与产区建设和谐共生,产业空间规划布局合理,上下游产业链基本完整,产区设计理念先进,人文历史和酱酒文化资源丰富,具备成为中国酱酒核心产业园区的充分条件,具有极大的潜力和竞争力。
古蔺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县总工会主席许学清提出:将持续深化产区科学考察,不断增进对产区价值的科学认知,为古蔺酱酒产区战略发展筑牢科技根基,全面提升其全国竞争力。古蔺县政府党组成员、古蔺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安美杰表示,专家组此次的初步研判并非孤立判断,而是与前期重要的科学研究成果高度契合。
此前,中国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江南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大、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等权威机构,对赤水河两岸的地形地貌、气温气候、水质水温、土壤类型、空气流动、空气湿度、微生物环境、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开展长达三年的论证,并得出一致结论:茅溪酱酒产业园区完全具备支撑优质高端酱香型白酒生产的自然生态资源要素。
本次科学考察团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为古蔺的酱酒产区规划出谋划策。关于茅溪产区未来的发展路径,现场专家提出了四种可供参考的发展模式:
一是酒业集群模式,可以汇聚多家酒企力量,逐步壮大。例如借鉴郎酒的成功经验与技术框架,以其为核心整合产区力量是一种可行之路;
二是“双雄”模式,如同麻省理工与哈佛的共生共荣,应走差异化创新道路,特别是在白酒国际化上寻求革命性突破——当前国际消费者难以接受传统白酒,我们必须在酒精度、口感成分、产品形态乃至包装上进行根本性变革;
三是结合本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广阔地域发展酒旅融合产业;
四是将视野拓展至引入生物技术、AI等高附加值产业,打造更广泛的工业集群。
除了发展路径,专家们也提出了很多具体建议。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白酒学院院长张文学建议古蔺酱酒产区要注重现代技术的应用:一是要注重智能化和生物科技运用,实践证明,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这条工业化道路是可行的、必要的,是社会发展和满足大众需求的大趋势。二是生物技术潜力巨大,未来应深入研究茅溪镇自身酿酒微生态的构成、关键风味微生物及其代谢作用。明确关键微生物后,可尝试在制曲等环节有意识强化,推动制曲技术发展。
在“5+2、白+黑、晴+雨”的拼搏精神下,短短数年建成国内领先的酱酒产业园,这种“茅溪速度”令人钦佩。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北忠高度评价了茅溪拼搏精神,但他强调,除了模仿其他企业、产区的发展模式外,也要传承酱酒工艺精髓,更要创出茅溪自身特色。例如,茅溪的环境得天独厚,非常适宜种植有机高粱,建议尽快优化茅溪专属高粱品种,并大力扩大本地种植规模。另外,还可以通过文旅融合突出茅溪的“魂”。如设计具有茅溪专属特色的饮酒器具,深入挖掘茅溪地域独特的饮酒礼俗,并依托深厚的“四渡赤水”红色文化底蕴,塑造出具有茅溪独特仪式感的饮酒体验。
对于酒文旅的打造,中国酒史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院李修余认为应该深入挖掘古蔺县的酒文化历史资源。茅溪背靠整个四川盆地,面向广阔市场,历史上是中原、成都、宜宾、泸州等地酿酒技术和文化的汇聚点,这是茅溪的巨大优势。应该整理发掘古道、技术传播路线,以及当年晋商、徽商等在此活动的痕迹,这些历史遗存是讲好故事的重要实物。
古蔺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通过多次科学考察论证自身发展规划,并对酱酒产区做出10年以上的长期规划,这种长期主义精神在全国白酒行业进入调整周期后显得尤为可贵。如此看来,古蔺不仅走出了“茅溪速度”,也会走的稳健,走的长远。虽然赤水河畔不会在短时间内再“长出”一个茅台镇,但十年、二十年,甚至三五十年后,赤水河也可能花开两朵,在左岸再发展出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酱酒产区。
(凤凰网酒业频道 高云)
刁子鱼是什么鱼hcv9jop6ns7r.cn | 贪吃的动物是什么生肖hcv9jop5ns2r.cn | 转氨酶高不能吃什么hcv9jop2ns9r.cn | 禄位是什么意思hcv8jop9ns1r.cn | 陆地上最重的动物是什么hcv9jop3ns2r.cn |
儿童用什么牙膏最好可以保护牙齿hcv9jop1ns7r.cn | 耳石症眩晕吃什么药hcv8jop5ns9r.cn | 高血糖什么原因引起hcv9jop3ns7r.cn | 吃二甲双胍为什么会瘦hcv9jop1ns9r.cn | 六级什么时候考hcv8jop7ns2r.cn |
smile是什么意思luyiluode.com | 81岁属什么hcv8jop4ns7r.cn | 息肉和痔疮有什么区别hcv9jop4ns2r.cn | 孕妇过敏性鼻炎可以用什么药hcv9jop1ns8r.cn | 青光眼是什么意思hcv9jop4ns4r.cn |
kdj是什么意思zsyouku.com | pc是什么塑料hcv9jop7ns2r.cn | 去医院检查艾滋病挂什么科hcv8jop1ns5r.cn | 睡不着觉去医院挂什么科hcv9jop1ns6r.cn | 气血不足有什么症状gysmod.com |